今天:

党群工作

纪检监察 纪检监察
统战群团 统战群团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> 纪检监察 -> 纪检监察

家风故事8成语背后的家风故事-业精于勤

2024-01-12

“业精于勤”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文豪韩愈一篇名为《进学解》的文章。此文是他在担任国子学博士,即唐代中央大学教授时,对在国子学读书的学生们所作,表面上的目的,在于督促他们勤奋学习,实际上则在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。虽然本意如此,但“业精于勤”这四个字,却是韩愈家风的真实写照。 

 韩愈出生于官宦世家,但到他父亲韩仲卿一代,家势开始衰落。  韩仲卿官至六品级别的秘书郎,为官清廉,在韩愈三岁时就匆匆离世而去,没有留下多少家财,但留下了一股好学的家风。原本韩家历代先祖,都是以打打杀杀的武将居多,并没有多少文化方面的传承。韩仲卿却是一个例外,曾编纂《曹植文集》十卷,加上他所任秘书郎也是时常与图书打交道的官职,故而文化素养较高。其长子韩会在他影响下,成年后更是与几位当世杰出学者并立,有才名于天下,并因此得到官员推荐,踏上了仕途。  

虽然韩愈三岁丧父,失去了一位优良的人生导师,但父亲所创好学家风却并未与他擦肩而过。俗话说长兄如父,韩会在父亲去世之后,便承担起了抚养弟弟韩愈的责任。从年龄上来看,韩会也确实堪称父辈了。韩愈三岁时,韩会已经四十多岁。在这位学识出众的年长大哥照顾下,韩愈的启蒙学习并未延误。  

韩愈也颇有自知之明,他深知,像他这样的孤儿,若不发愤图强,好好读书,争取考一个功名,那么一旦大哥去世,失去庇护,就必然难有出头之日,更不要说振兴韩家了。故而他学习极为刻苦,七岁开始读《四书》《五经》,十三岁就能作文。    

不幸的是,就在他十三岁时,大哥韩会也去世了。  

从此,长嫂抚养他成长,韩愈则以更加刻苦的态度,继续他的学业。期间因为躲避叛乱的缘故,长嫂带着韩愈东奔西逃,日子过得十分艰难,但韩家好学之家风,终究在他的坚持下发扬光大。  

十九岁时,韩愈开始了赴京赶考的征程。然而韩愈考了许多年,二十五岁才考上,还没有官做。按照唐代的人事选拔制度,考上科举,只是取得一个做官的起码资格,要真正做官,还要经过人事部门的复试,史称“铨选”。韩愈多次参加复试,都没有通过,只能长期以一个落榜生的身份游荡,加上长嫂去世,生活一度很窘迫。差不多十年之后,他才被人推荐去做了一个九品芝麻官。  

之后虽然又有些曲折,但韩愈凭借自己越来越响亮的文名,逐渐在大唐官场上有了一席之地。他深知自己能有今天,绝非只是全靠别人的提拔赏识,更多的是在于自己的坚持,才最终有了回报。故而他很注重以此亲身体会来教导子孙,如他曾写下许多家训诗,用来教导子孙,其中所言多有他自己通过苦学而出人头地的经历。  

    在韩愈的教导下,其子韩昶,读书也极为刻苦,在三十岁前考上科举,比他父亲还早几年踏上仕途,此后一路攀升,最终做到了四品别驾。比较出色的另一个子孙,则是传说色彩浓重的韩湘,即韩愈的侄孙,算得上是少年神童,甚至还要强过当年的韩愈不少,故而韩愈对其极为重视,倾力教导,在韩愈的家教精神指引下,韩湘最终靠真才实学,做到了大理寺丞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转自廉洁大庆 


版权所有:大庆交通建设投资开发(集团)有限公司   单位地址:中国.黑龙江.大庆
技术支持:创途科技   备案号:黑ICP备2022006044号-1